摘要:本型多因年高體弱,陽氣不足,外受寒濕侵襲,痹阻經絡引起。癥見腰、臀、腿放射性疼痛,伸展不利,局部喜溫,平素畏寒,舌淡紅,苔薄白,脈沉弦。以溫腎培元驅寒通痹治之。
坐骨神經痛的存在對不少人影響甚大,在生活中很多人受坐骨神經痛所帶來的困擾,因為在工作以及生活中坐骨神經痛帶給患者嚴重的話還有可能造成肌肉萎縮,患者常常還會感覺針刺樣的疼痛,隨著疾病的發展,疼痛也會慢慢加重,因此疾病的早期治療應當引起大家的重視。以下我們可以相結合中西醫學的治療方式來解決疼痛。
一、西醫治療
1、應針對病因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急性期臥硬板床休息1-2周常可使癥狀穩定。
2、對癥治療,疼痛可用撲熱息痛加可待因30mg,3-4次/d,以及其他非甾體類鎮痛藥,如異丁苯乙酸、萘普生等。
肌肉痙攣可用安定5-10mg口服,3次/d;或環苯扎林10mg口服,3次/d,可能有效。
3、嚴重病例可用地塞米松10-15mg/d,靜脈滴注,7-10天;一般可口服潑尼松10mg,每日3-4次,10-14次為一療程。
也可用1%-2%普魯卡因或加潑尼松龍各1ml椎旁封閉。可配合針灸和理療,保守療法多可緩解。
療效不佳時可用骨盆牽引或潑尼送龍硬脊膜外注射,個別無效或慢性復發病例可考慮手術治療。
4、臥床休息:特別是椎間盤突出早期臥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癥狀自行緩解。
5、藥物治療:止痛劑,維生素B族,短程皮質類固醇激素口服可有利恢復。
6、理療: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療法,紅斑量紫外線照射等治療。慢性期可用短波療法直流電碘離子導入。
二、中醫治療
3、健步虎潛丸:用于腰腿痛伴下肢無力。
4、大活絡丹:用于虛證腰腿痛。
?虛寒型
本型多因年高體弱,陽氣不足,外受寒濕侵襲,痹阻經絡引起。癥見腰、臀、腿放射性疼痛,伸展不利,局部喜溫,平素畏寒,舌淡紅,苔薄白,脈沉弦。以溫腎培元驅寒通痹治之。
方藥:熟附子、桂枝、木瓜各10g,川牛膝、白芍各15g,生黃芪、雞血藤各30g,淡干姜、炙甘草各6g.每日1劑,水煎服。
5劑后痛減大半,冷感緩解。原方加淫羊藿15g.藥服7劑,痛除病愈。隨訪2年未復發。
?氣血留滯型
此型表現為坐骨神經痛伴見懶言倦怠乏力,舌淡紅,苔白,脈細,多因氣虛血滯,經絡阻滯不通引起。宜補其氣血,暢通血脈,方藥可選用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健運湯加減。
方藥:黨參、黃芪、雞血藤各30g,當歸12g,乳香、沒藥各9g,三棱、莪術、伸筋草各10g,全蝎、祁蛇各3g,川牛膝15g,炙甘草6g。每日1劑,水煎服。
5劑后疼痛明顯減輕,已能睡眠。照方再服5劑,疼痛大減,能下地活動。因胃納欠佳,守前方加砂仁、山楂、神曲,再服7劑,病愈。隨訪5年無復發。
?腎虛型
方藥:制附子、桂枝各10g,熟地黃、山茱萸、川牛膝、巴戟天、續斷、肉蓯蓉、杜仲、桑寄生、骨碎補各15g,土鱉蟲10g,雞血藤30g,炙甘草6g.每日1劑,水煎服。
7劑后疼痛冷感明顯緩解。原方繼服5劑,疼痛大減,活動正常。守方5劑,痛除病愈,隨訪至今未復發。
?濕熱型
癥見疼痛較劇烈,沿下肢后外側放射,重著灼熱,步履困難,伴有口干苦,尿黃,舌質紅,苔黃或膩,脈滑數。此乃濕熱灼筋,氣血阻滯不通所致。治以清熱利濕,活血通絡。方選加味四妙湯。
中醫和西醫最大的區別也在思維方式上,中醫把人體看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每個器官與組織之間都是聯在一起的。西醫的眼中只有疾病,不會把人作為一個整體來思考,哪里不舒服就醫哪里。疼痛是身體向大腦發出的求救信號,這種信號是通過神經來傳導的。西醫的治療方式就是服用相關藥物,大多是麻醉神經的,阻止這種求救信號的傳達,這樣就算是治療。
快速連結:骨科點點讚
R74ED41585DDFG
給剖腹產產婦送什麼好 送這些產婦更開心按摩什麼穴位豐胸 推薦5個豐胸穴位產後坐月子得月子病要馬上治療嗎寶寶手骨折還能動嗎 寶寶手骨折家長應該這麼做